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华东师大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成立

医学磁共振技术和分子影像技术是现代医学的关键利器,在疾病精准诊断、高效治疗策略的制定,以及生命及医学科学的深度探索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11月30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将发挥磁共振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高地优势,全面推进磁共振领域顶尖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研究院围绕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上海市、“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独特优势,瞄准技术原始创新,聚焦磁共振和分子影像技术前沿,汇聚相关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优秀人才,紧密联系产业和应用,建设集原创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新技术应用推广、人才培养培训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磁共振技术共享创新平台。

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院士、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鲁白、上海科学院院长孙真荣、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陆韬宏、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谭瑞琮、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出席会议,共同为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揭牌。揭牌成立仪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国跃主持。200余位磁共振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军企业、知名医院以及师生校友参会。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致辞

梅兵在致辞中指出,华东师大在磁共振和分子影像技术相关的研发、应用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深厚积淀,推动原创性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强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是主动回应日益增长的全民健康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现实挑战、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所需,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磁共振产业从“并跑”迈向“领跑”、做强高端医疗装备“中国造”的现实所要。她希望研究院秉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着眼国家及上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协作,建设成上海乃至全国磁共振产业的技术源头之一,为磁共振产业在上海的集聚发展,为磁共振技术和医学应用水平提升做出贡献。

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主任姚叶锋研究员作介绍发言

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主任姚叶锋研究员介绍了华东师大磁共振专业的历史沿革、科研基础和未来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的目标定位与建设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上,梅兵为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学术委员会的构成体现了研究院“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建设理念。鲁白教授受聘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买利院士、冯晓源教授、田阳教授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学者,联影、东软等知名企业负责人,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瑞金医院等放射科专家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委员会主任鲁白讲话

学术委员会主任鲁白指出,华东师大作为国内磁共振事业的发起单位,经过70余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研究技术沉淀,研究院要发挥现有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技术应用上的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敢为人先的研发,找准差异化定位,推动研究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开放合作,推动学科交叉,积极主动地与医院、企业等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和广泛的合作,以解决实际医疗问题为契机,推动高水平产业协同发展;要积极拥抱智能时代,在AI结合研究上持续发力,发挥上海研究型医疗机构众多和丰富的影像数据优势,借助上海医疗改革的东风,在医学磁共振分子领域,做出有世界竞争力的成果。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陈群教授主持论坛

在随后举行的学科战略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聚焦磁共振技术的最新前沿,深入探讨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论坛由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陈群教授主持,杜江峰院士、刘买利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参加了论坛交流。

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作专题报告

杜江峰院士作“微观磁共振谱学与成像”学术报告,介绍了微观磁共振背景原理、前沿交叉应用研究进展及在相关科学仪器的研制和转化情况。杜江峰强调了科学仪器对于科学发展的重大价值,并指出无论是在生物医学领域还是基础物理研究中,微观磁共振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创新的研究手段。在与现场师生互动交流时,杜江峰分享了自己对科学与技术的辩证认识,勉励青年科研人员,享受科研过程,敢闯科研“无人区”。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院士作专题报告

刘买利院士以“生物磁共振波谱分析”为题全面回顾了核磁共振技术(NMR)的发展历程。他指出,磁共振是科学交叉的典范,起源于物理,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问世和磁共振波谱与磁共振成像的结合研究,逐渐拓展覆盖到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涵盖了分子机制到脏器功能评估的各个尺度。他重点介绍了现代磁共振的技术前沿,特别是超极化技术以及AI赋能的磁共振技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冯晓源作专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冯晓源在“超越结构成像的MRI”报告中深入分析了影像医学的发展现状。他指出,随着临床医学在精准医疗、微创手术、靶向治疗等领域的进步,传统的影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医学的需求,亟需新的技术来揭示影像背后的生物学意义。冯教授介绍了三种不同超越结构成像的新技术:影像组学技术、基于13C超极化的磁共振代谢成像技术和基于129Xe超极化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并深入探讨了这三种技术不同的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前景。

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延续了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传统,依托磁共振技术的自主研究优势,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和国内数十家高水平医院、核心医疗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关系。

揭牌仪式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李跃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分院副院长李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严福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主任姚振威、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马超、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中心执行副主任李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杜一平、厦门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院长陈忠、复旦大学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主任王鹤、GE医疗磁共振产品部东区经理孙康、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王皓、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贺强、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勤、苏州八匹马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常炳亮、上海康达卡勒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培强、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红等受邀与会交流。

研究院上海市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兰州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不用特别担心这件事情(蔚来的经营状况),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盈利时间,盈利和亏损经常都是一线之间的事情。”谈及蔚来的经营情况,李斌在年度沟通会上如是说道。尽管蔚来已是一家成立十年的车企,但外界对蔚来经营状态的担忧一直存在,这和蔚来的业务布局不[全文]
    2024-12-25 04:05
  • 深入探索游戏世界,寻找那份极致的乐趣!本文将带你领略盘点中最受玩家喜爱的探索游戏,从神秘古迹到奇幻冒险,满足你的好奇心与冒险欲望。无论是解谜爱好者还是剧情追求者,这里总有一款能让你欲罢不能。即刻跟随我们,挖掘那些最好玩的游戏宝藏吧!《诅咒之[全文]
    2024-12-10 04:19
  • 想沉浸在甜蜜的虚拟恋爱世界中吗?探索当前最热门的恋爱模拟游戏,这篇文章带你领略十大经典之作。无论是细腻的情感描绘还是精心设计的角色互动,这些游戏深受玩家喜爱,满足你对爱情幻想的所有可能。快来一探究竟,体验不一样的浪漫之旅吧!《猫忍之心2》是[全文]
    2024-12-10 04:19
  •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示最受欢迎的阖家游戏排行榜,精选出那些既能娱乐大人又深受孩子喜爱的游戏。无论是增进亲子关系还是全家共享欢乐时光的理想选择,十大耐玩的游戏作品将让你一探究竟。无论你是寻找策略合作、轻松解谜还是富有竞争性的家庭活动,这里定[全文]
    2024-12-09 04:17
  • 科技日报讯 (记者崔爽)12月4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获悉,该公司日前发布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昆仑大模型是中国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3个月后参数量级达到3[全文]
    2024-12-09 04:11
  • ◎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记者7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8日,荆门至荆州高铁(以下简称荆荆高铁)将开通运营,荆门西至荆州、汉口最快28分、1小时37分可达。荆荆高铁北起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荆门西站,南至汉口至宜昌铁路荆州站,全长[全文]
    2024-12-08 04:2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兰州之声 lzh.sc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