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25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获悉,2022年一季度,全省累计增加社会融资规模124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849亿元,全省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作为,提振信心,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全省金融体系平稳运行。
全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行业倾斜。4月末,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2.2万亿元,在全部企(事)业单位贷款中占比55.3%,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996亿元,同比增长8.9%,比全部贷款增速高5个百分点;支持普惠小微经营主体64.7万户,同比增长80.3%。4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590亿元,同比增长27.9%,比上年同期高24.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27亿元,同比多增59亿元。前4个月,新增涉农贷款154亿元,同比多增21亿元,其中,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增长较快。3月末,绿色贷款余额3526亿元,同比增长16.79%,比上年同期高2.2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69亿元,同比多增60亿元。
4月末,全国性大型银行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7.01%,比上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前4个月新增贷款693亿元,为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同比多增268亿元。
货币政策工具落地生效
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和服务助力市场主体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健康发展的通知》,充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积极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
加大央行资金激励,实行再贷款再贴现倾斜政策。今年以来,通过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资金181.23亿元,推动金融机构持续为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输血供氧”。截至5月15日,全省再贷款余额284.34亿元,同比增加122.31亿元。积极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截至4月末,全省已有58个项目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额61.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41%,带动的年度碳减排达到1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4个项目获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3.2亿元。落实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为全省地方法人机构释放长期流动性资金104亿元。
助企纾困和稳就业政策全面落实
一是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金融润苗•兴商兴辽”支持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8.9%,支持的普惠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80.3%,利率同比下降9个基点。二是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提请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提供重点企业名单。依托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作用,完善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动政策精准高效直达企业,提升资金供需匹配效率。今年以来,共对接2852家企业,发放贷款240.3亿元。三是全力支持稳就业。截至3月末,全省创业担保贷款余额81.93亿元,同比增长44.3%。1-3月,累计投放20.7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9倍,发放1.2万笔,是去年同期的1.6倍。
融资成本稳中趋降
稳妥有序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分阶段、有步骤调低存款利率,降低负债成本。指导金融机构更多参照LPR合理确定贷款利率。4月份,辽宁省一般贷款和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降至5.04%和4.48%,分别比去年年末下降36BP和43BP。
信用环境修复向好
完善合格发债企业库,加强政策和产品培训,推动更多企业直接融资。3月份,圆通速递作为民营物流企业成功发行3亿元超短期融资券,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成功发行2亿元绿色中期票据,是我国铁矿行业首单绿色债券。1-4月,全省非金融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额达到210亿元,同比增长149%,发行利率3.07%,低于上年同期2.03个百分点,反映出我省信用环境修复向好的积极态势。
记者 董丽娜
沈阳市实体经济比多余额再贷款